诗词原文
秋景
唐·韦庄
秋花舞蝶苍烟里,古木啼鸦返照中。
三径就荒秋自好,一钱不直暮途穷。
敝衣空篝邻火暖,破屋常时夜雨通。
多少故人今不在,唯应野水自东流。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秦妇吟》而名声大振,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所作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秋日里,花朵在苍茫的烟雾中随风舞动,蝴蝶翩翩起舞;古老的树木间,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啼叫,三条小路已经荒芜,但秋天的景色依旧美好;一文不值的我,在人生的暮年陷入了困境,穿着破旧的衣服,只能依靠邻居的炉火取暖;破旧的房屋,常常在夜里被雨水穿透,多少老朋友如今已不在人世,只有那野外的河水依旧向东流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荒凉景象,通过秋花、舞蝶、古木、啼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人以自身的境遇与秋景相映衬,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困顿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荒凉与萧瑟,首联“秋花舞蝶苍烟里,古木啼鸦返照中”以秋花、舞蝶、古木、啼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秋日景象,颔联“三径就荒秋自好,一钱不直暮途穷”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颈联“敝衣空篝邻火暖,破屋常时夜雨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困顿生活,尾联“多少故人今不在,唯应野水自东流”则以故人的逝去和野水的东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在人生暮年时的困顿与孤独,韦庄一生历经战乱和流离失所,晚年时生活困顿,心境凄凉,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庄作为一位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