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翟门宾客改
唐·韦庄
翟公署门宾客改,魏牟去阙江湖永。
世态炎凉知几何,人情翻覆似波澜。
当年意气今何在,旧日交游半已残。
独有故人心不改,相逢一笑泪潸然。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其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翟公的门前宾客来来往往,随着他的地位变化而改换;魏牟离开了朝廷,从此浪迹江湖,一去不返,世间的冷暖变化无常,难以预料;人心的反复无常,就像波澜起伏的海面,当年的豪情壮志如今在哪里?旧时的朋友大半已经离散,只有那些老朋友的心意没有改变,当我们再次相逢时,不禁泪湿衣襟,相视一笑。
释义
这首诗通过“翟公署门宾客改”和“魏牟去阙江湖永”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翻覆的深刻感慨,翟公曾任廷尉,宾客盈门,后因失势,门庭冷落;魏牟则因不满朝政,离开京城,归隐江湖,诗人以此自喻,感叹自己遭遇的世态人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典故开篇,自然引出主题,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世态炎凉、人情翻覆的社会现象,诗人以翟公和魏牟的遭遇为引子,将自己的感慨融入其中,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诗中“世态炎凉知几何,人情翻覆似波澜”一句,更是将世态人情的无常和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仕途经历有关,韦庄早年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后来因战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人心不古,韦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深感世态炎凉、人情翻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向往,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