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迹罕来花自老,利源常在水何功。的释义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人迹罕来花自老,利源常在水何功。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人迹罕至的地方,花儿独自老去;财源如流水般常来,却不知这是谁的功劳,闲静的柴门面对着蜿蜒的山路,柳树深处便是我的读书堂,每当阳光透过树荫洒下幽光,那清辉便照亮了我的衣裳。

释义

首联“人迹罕来花自老,利源常在水何功”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花儿在无人欣赏的地方独自老去,而财源却如流水般源源不断,但诗人对此并不在意,反而觉得这是自然的功劳,而非人为所能及。

颔联和颈联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闲静的柴门、蜿蜒的山路、深柳掩映的读书堂,以及阳光透过树荫洒下的幽光,都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首联的对比手法,既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又暗示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颔联和颈联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进一步突出了他追求心灵自由和高尚情操的志向。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隐居期间所作,他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对仕途心灰意冷,于是选择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生活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