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落花
宋·刘克庄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事能如意嗟常少,春苦无情去又空。
唯有底花吹不尽,一年长占四时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齐名,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绿叶浓密红花稀疏,我离开了繁华的京城,傍晚时分,云雾缭绕中的楼阁,勾起了我对古今变迁的无限感慨,路上的行人啊,请不要去聆听那宫殿前的流水声,因为它流淌的,正是那不断消逝的岁月和年华,世事往往难以如愿,让人不禁叹息;春天又如此无情,匆匆离去,只留下一片空寂,只有那吹不尽的野花,一年四季都在风中摇曳,占据着四季的风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前两句通过“绿暗红稀”和“暮云楼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繁华落尽、古今沧桑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认为世事难以如意,春天也无情地离去,只有野花年复一年地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时间的永恒。
赏析
这首诗以落花为引子,展开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也通过野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世事无常和时光易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诗人却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世事的艰难,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哲理的诗篇,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也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