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白首趋行阙,不是当年长乐钟。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忆旧游

唐·韦庄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如今白首趋行阙,不是当年长乐钟。

闲倚危栏看落照,几回惆怅忆南宫。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曾经随着织女渡过天河,还记得在那云间唱过的第一支歌。

别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给皇家的乐曲了,因为当时的朝臣已经所剩无几。

如今我已白发苍苍前往皇宫,耳边响起的已不再是当年的长乐钟声。

闲暇时我倚着高高的栏杆观看落日余晖,心中多次因回忆起南宫的时光而感到惆怅。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往昔宫廷生活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首句“曾随织女渡天河”以神话传说开篇,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次句“记得云间第一歌”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后两句“如今白首趋行阙,不是当年长乐钟”和“闲倚危栏看落照,几回惆怅忆南宫”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凄凉,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中“曾随织女渡天河”的浪漫想象与“如今白首趋行阙”的苍凉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闲倚危栏看落照”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使诗歌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诗人曾经历过唐朝的繁荣与衰落,对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破败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时期,面对国家破败、个人境遇不佳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回忆往昔宫廷生活的美好时光,诗人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