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说法凭铃语,枕上朝饥听木鱼。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寺闻钟

唐·杜荀鹤

空中说法凭铃语,枕上朝饥听木鱼。

暂向人间借枕卧,大家何处不安居。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空中传扬的佛法靠着铃铛的叮当作响来解说,清晨饥饿难耐时,我在枕上听着木鱼声声。

暂且向人间借得一席之地安枕而卧,试问大家何处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呢?

释义

“空中说法凭铃语”描绘了山寺中僧人通过铃铛的声音来宣讲佛法的场景,铃声在空中回荡,仿佛佛法也在空中传播。“枕上朝饥听木鱼”则表达了诗人在清晨饥饿之时,听到山寺中木鱼声声,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安详。“暂向人间借枕卧,大家何处不安居”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寄居于世,何处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呢?

赏析

这首诗以山寺闻钟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寺中的铃声和木鱼声,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诗人以“空中说法凭铃语”和“枕上朝饥听木鱼”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寺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诗人也借山寺之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寄居于世,何处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呢?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脱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荀鹤的隐居生活有关,杜荀鹤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在隐居期间,他深入接触佛教文化,对山寺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听到山寺钟声后的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山寺中的铃声和木鱼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