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凌霄台
唐·李白
高台凌霄汉,云气浮空濛。
精神熠熠欲飞动,鸾凤鼓舞龙蛇摅。
仙乐随风至,天花落无穷。
愿随夫子去,超然凌苍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瑰丽,风格奔放,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高高的凌霄台直插云霄,云雾缭绕,朦胧不清。
台上之人精神焕发,仿佛要随风飞翔,鸾凤在空中翩翩起舞,龙蛇也舒展身姿,尽情舞动。
仙乐随着清风飘来,天花纷纷扬扬,无穷无尽。
我愿跟随夫子(此处可能指李白心中的理想人物或道家高人),超脱尘世,凌驾于苍穹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凌霄台的壮丽景象,以及台上人物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通过鸾凤鼓舞、龙蛇摅展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灵动,仙乐与天花则进一步渲染了超凡脱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本诗以凌霄台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以“精神熠熠欲飞动”形容台上人物的精神状态,既展现了其内心的激动与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鸾凤、龙蛇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也寓意着吉祥与和谐,仙乐与天花则是对仙境氛围的进一步烘托,使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热爱自由,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名山大川,登上某座高峰时,有感而发,凌霄台作为虚构的仙境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凌霄台上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自由、超脱境界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其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