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浮溪老圃
宋·范成大
城中若见渔樵客,
须问浮溪老圃家。
溪水深深通竹径,
柳阴门巷野人家。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如果在城里遇到了打渔砍柴的人,
请务必询问浮溪边那位老园丁的家。
溪水深深流淌,通向竹林小径,
柳荫下的门巷里,住着那户山野人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向城中的渔樵客打听浮溪边老园丁的家,引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溪水深深、竹林小径、柳荫门巷,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野趣的隐居环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渔樵客”这一形象,巧妙地引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寻,通过“溪水深深通竹径,柳阴门巷野人家”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曾几度辞官归隐,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归隐期间,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内心感受的抒发,通过描绘浮溪边老园丁的隐居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