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历崔嵬数百寻,垂堂漫许戒千金。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荀鹤

步历崔嵬数百寻,垂堂漫许戒千金。

莫言险道终难进,自有平途岂易临。

万仞峰头无拘束,九天云外得幽深。

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樽前听好音。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译文

我行走在崎岖高耸的山路上,攀登了数百寻(古代长度单位,此处形容山高)的险峻山峰,虽然身处险境,如同站在屋檐下容易坠落一般,但我却轻易地许下了千金之诺(此处比喻轻易冒险),不要说险峻的道路终究难以前行,其实平坦的道路也未必就容易到达,站在万仞高峰之上,我感到无比自由,仿佛置身于九天云外,享受着那份幽深与宁静,何必再去过问人间的纷扰琐事,不如就在酒樽前聆听那美妙的音乐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攀登高山的过程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前两句写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中间两句通过对比险道与平途,暗示人生道路的选择并非易事;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攀登高山的艰难与自由,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步历崔嵬数百寻,垂堂漫许戒千金”两句,既写出了攀登的艰辛,又暗示了诗人对冒险的轻视态度,而“莫言险道终难进,自有平途岂易临”两句,则通过对比险道与平途,揭示了人生道路选择的复杂性,最后两句“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樽前听好音”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九华山期间,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观察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同时也在自然山水中寻找精神寄托,这首诗正是他在攀登高山时,对人生道路选择进行深刻思考后的产物,通过描绘攀登高山的艰难与自由,诗人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