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汉高祖庙
唐·徐夤
圭璧三千周典备,貔貅百万汉兵屯。
能嫌天上无拘束,不向人间争宠恩。
玉帐夜闲风露稳,铁衣寒尽塞垣春。
归来别有升平乐,屈指如今已几尘。
作者及朝代
徐夤: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昭梦,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元年(894)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御史、司勋员外郎、睦州刺史等职。《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作者简介
徐夤是唐代晚期的一位诗人,以诗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徐夤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晚年生活较为坎坷,这也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
译文
周朝的礼制完备,圭璧等玉器多达三千件;汉朝的军队雄壮,貔貅般的勇士有百万之众,高祖能嫌弃天上的拘束,不向人间争抢宠爱和恩宠,玉帐之中夜晚风露平稳,铁衣虽寒但边塞已迎来春天,归来后另有升平的欢乐,屈指算来如今已过去多少尘埃岁月。
释义
首联“圭璧三千周典备,貔貅百万汉兵屯”描绘了周朝礼制的完备和汉朝军队的雄壮,以此衬托汉高祖的英明神武,颔联“能嫌天上无拘束,不向人间争宠恩”则通过高祖的豁达与超脱,表达了他不慕虚荣、不争宠恩的高尚品质,颈联“玉帐夜闲风露稳,铁衣寒尽塞垣春”描绘了高祖在军营中的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内心却充满平静与希望,尾联“归来别有升平乐,屈指如今已几尘”则表达了高祖归来后享受升平之乐的感慨,以及岁月流逝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高祖庙的壮观景象和汉高祖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高祖的敬仰与赞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诗人也通过高祖的豁达与超脱,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徐夤对汉高祖的敬仰与赞美有关,作为一位唐代诗人,徐夤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通过描绘汉高祖庙的壮观景象和汉高祖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高祖的敬仰与赞美之情,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稳定与和平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