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青城山行
唐·王维
青城浮霭连霜动,黄道微风带日温。
古木参天遮远目,清泉漱石响幽林。
仙家楼阁云中现,野客衣冠雾里分。
欲问高人去何处,但闻钟磬出松门。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青城山的云雾与秋霜交织在一起,微微飘动,黄道上的微风带着日光的温暖,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遮挡了远眺的视线,清澈的泉水冲刷着石头,在幽深的树林中发出响声,仙家的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野间的隐士在雾气中难以分辨,想要询问高人的去处,只听见松门内传来阵阵钟磬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青城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联“青城浮霭连霜动,黄道微风带日温”以青城山的云雾和秋霜开篇,展现了山间的清冷与微风的温暖;颔联“古木参天遮远目,清泉漱石响幽林”通过古木和清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生机;颈联“仙家楼阁云中现,野客衣冠雾里分”则引入了仙家和隐士的元素,增添了山间的神秘色彩;尾联“欲问高人去何处,但闻钟磬出松门”以问句和钟声作结,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城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诗人通过云雾、秋霜、古木、清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青城山的清幽与神秘,诗人还巧妙地引入了仙家和隐士的元素,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神秘色彩,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诗人还通过问句和钟声的巧妙运用,使整首诗在结构上更加紧凑,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热爱自然,尤其钟情于山水田园,他曾在多地游历,并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青城山作为道教圣地之一,以其清幽的环境和神秘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王维在游览青城山时,被其美丽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打动,于是创作了这首《青城山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文人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