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洞庭旅雁春归尽,瓜步寒潮夜落迟。
愁眠枕上起寻思,月照纱窗字字诗。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洞庭旅雁春归尽,瓜步寒潮夜落迟”实际上并非完整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连续两句,而是我根据古典意象和您的要求,融入了唐代诗人李益的《江南曲》风格中,创作出的意境相符的诗句,用以构建一首符合您需求的虚拟古诗,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虚拟创作进行。)
作者简介
李益(约748年-约829年),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情调苍凉,也间有写自然风景和男女爱情的清新之作,与李贺齐名,世称“长吉体”、“益之体”。
译文
(整首诗译文,包含虚拟添加的两句)
我嫁给了瞿塘峡的商人,他天天耽误了我约定的归期。
如果早知道潮水有信期,我宁愿嫁给那与潮水相伴的弄潮儿。
洞庭湖的旅雁随着春天的结束而远去,瓜步山的寒潮在夜晚迟迟才落下。
愁绪难眠,我在枕上起身思索,月光照在纱窗上,仿佛映照出一行行诗句。
释义
此诗通过一位商妇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其对远方丈夫归期无望的深深哀怨,以及对稳定情感生活的向往,虚拟添加的两句“洞庭旅雁春归尽,瓜步寒潮夜落迟”描绘了自然景象,借以映衬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等待的漫长。
赏析
意境营造:通过“洞庭旅雁”与“瓜步寒潮”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期盼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情感表达:诗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直接表达了商妇对丈夫频繁延误归期的失望与不满,而“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则透露出她对稳定情感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潮水守信的羡慕。
语言艺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是虚拟添加的两句,既符合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感,又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拟创作,但若将其置于唐代社会背景之下,可以想象,唐代商业繁荣,特别是水上贸易发达,许多妇女因丈夫从事长途商贸而饱受离别之苦,诗人李益通过此类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关注,在唐代诗歌中,边塞诗与闺怨诗是两大重要主题,此诗虚拟创作正是基于这一文化背景,试图捕捉并传达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感与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