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彻游郎歌古调,停看渔父下苔矶。的解释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岸阔樯稀波渺渺,

日斜风定水潺潺。

听彻游郎歌古调,

停看渔父下苔矶。

作者简介

李涉,唐代诗人,约公元80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居梁园,逢兵乱,避乱于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因事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曾三遇盗,幸得脱险,后任国子博士,转主客员外郎,又迁滁州刺史,晚年寓居润州鹤林寺,自号鹤林山人,李涉工诗文,尤长七绝,有《李涉集》二卷传世。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之笔抒发高雅的情怀,醉后折取五色笺纸写下诗篇,岸边宽阔,船只稀少,水面波光粼粼;日已西斜,风平浪静,水流潺潺,我静静地听完游郎吟唱古老的曲调,又停下脚步观看渔父从长满青苔的石矶上走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水边的生活与心境,首联和颔联写诗人身处湘水之间,年复一年地行吟,用凌云之笔抒发高雅情怀,颈联描写湘水边的景色,岸阔船稀,水波渺渺,日斜风定,水流潺潺,尾联则通过“听彻游郎歌古调,停看渔父下苔矶”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古老文化和渔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诗中“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湘水的深厚感情和长期行吟的生活状态,颈联的景物描写,既表现了湘水的宁静美丽,又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尾联的“听彻游郎歌古调,停看渔父下苔矶”两句,则通过游郎的古调和渔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化和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涉在湘水边行吟时所作,李涉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遭贬,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湘水边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古老文化的向往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与淡泊,在湘水边的生活,让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也让他更加珍惜这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