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并非直接出自韦庄的《台城》,但这两句诗与《台城》的意境相似,均描绘了台城(今南京玄武湖畔的古城墙遗址)周边芳草萋萋的景象,为贴合您的要求,我将以《台城》为基础进行解析,并尝试将您的关键词融入解析中,以展现相似的诗意。)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身世之感,风格清新秀丽,情感深沉真挚,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江面上烟雨蒙蒙,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古都如梦一般消逝,只有鸟儿在空寂中悲啼,最无情的要数那台城的柳树,依旧像烟雾一样笼罩着十里长堤,仿佛不知人间兴亡更替。
(注:若将您的关键词融入,可理解为:那连绵不绝的芳草,不仅覆盖了江边的每一寸土地,也仿佛蔓延至昔日的吴宫与台城旧苑之东,映衬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江雨、江草、鸟啼和台城柳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六朝古都兴衰更替的感慨和对历史无情的沉思,江雨霏霏、江草萋萋,营造出一种凄迷哀婉的氛围;鸟啼空寂,暗示着昔日繁华已逝,只留下无尽的空虚与寂寞;而台城柳的无情,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和自然界的恒常不变。
赏析
本诗以景寓情,借自然之景抒发历史之思,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江雨、江草、鸟啼和台城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台城周边的自然风光,更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生的无常,尤其是“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一句,以台城柳的恒常不变反衬出历史的瞬息万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无情的深刻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叹息。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亲身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深感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因此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本诗《台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台城周边的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六朝古都兴衰更替的感慨和对历史无情的沉思,也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