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于人元不负,书生何用深追咎。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不负韶华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天公于人元不负,书生何用深追咎。

青春壮志未曾酬,白发满头归田亩。

日月如梭光景逝,江山如画岁时流。

莫道此生无再少,心犹未老梦依旧。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上天对于人们从来都不曾辜负,书生又何必深深自责呢?青春时的壮志还未实现,就已经满头白发回归田园,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光匆匆流逝;江山如画,岁月如歌,时光不断流转,不要说此生再也没有年轻的时候了,只要心还未老,梦想就依然还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首联指出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应过分自责;颔联则通过对比青春与白发,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颈联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梦想的坚持和对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天公于人元不负”开篇,奠定了全诗乐观向上的基调,诗人认为,尽管人生充满坎坷,但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应过分自责或抱怨,诗人通过对比青春时的壮志与白发时的归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壮志未酬的遗憾,这种遗憾并没有让诗人消沉,反而激发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颈联的“日月如梭光景逝,江山如画岁时流”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而是用“莫道此生无再少,心犹未老梦依旧”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压,壮志难酬,晚年时期,他退居家乡,过着平淡的生活,尽管身处逆境,他依然保持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梦想的坚定信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