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折腰困日籴,苦忆村舂宿雨时。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村居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区区折腰困日籴,苦忆村舂宿雨时。

田舍风光无限好,归来依旧傍东篱。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其书法和绘画也独具特色,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为了微薄的俸禄而不得不卑躬屈膝,每日为买米而奔波劳碌,我深深怀念起乡村中那雨后舂米的时光,田间的风光是如此美好,让我心生向往,归来后依然愿意依傍着东篱(象征隐逸生活)而居。

释义

“区区折腰困日籴”描述了诗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向权贵低头,每日为买米而奔波的艰辛;“苦忆村舂宿雨时”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尤其是雨后舂米的宁静与美好。“田舍风光无限好”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归来依旧傍东篱”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身处官场的艰辛与对乡村生活的怀念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前两句“区区折腰困日籴,苦忆村舂宿雨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无奈与对乡村生活的深深怀念,后两句“田舍风光无限好,归来依旧傍东篱”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郑板桥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郑板桥在官场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反而因为性格耿直、不愿逢迎而屡遭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深怀念起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于是写下了这首《村居杂感》,诗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高洁情操和独立人格。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