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其一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协趣终焉在农舍,倦游不拟老官仓。
春风拂面桃花笑,秋雨润心菊蕊香。
野老村居无俗客,渔翁钓晚有斜阳。
闲来把酒吟诗赋,一曲清歌绕屋梁。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竹石,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其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译文
我最终的乐趣在于那宁静的农舍之中,厌倦了仕途的奔波,不打算在官府仓库中老去,春风轻轻吹过,桃花绽放笑颜;秋雨滋润心田,菊花散发芳香,乡间的老人居住在村子里,没有俗气的客人来访;渔翁在傍晚时分垂钓,享受着斜阳的余晖,闲暇之时,我端起酒杯吟诵诗歌,一曲清歌在屋梁间回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联“协趣终焉在农舍,倦游不拟老官仓”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桃花、秋天的菊花、乡间的老人和渔翁等景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闲来把酒吟诗赋,一曲清歌绕屋梁”则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田园的宁静、美好与官场的喧嚣、疲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仕途的厌倦,诗人还通过描绘春天的桃花、秋天的菊花等自然景象,以及乡间的老人、渔翁等人物形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郑板桥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和排挤,他深感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对仕途充满了厌倦和失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