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忝惟十年长,学业无功时既往。的解释

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嗟我忝惟十年长,学业无功时既往。

须鬓暗生知不知,春秋旋改故与新。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人事谁得闻。

独有素心尝不改,箪瓢应得似颜回。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唉,我惭愧地发现自己已经虚度了十年的光阴,学业上却毫无建树,时光就这样悄然流逝,胡须和鬓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生出,岁月轮回,春秋更替,旧的事物逐渐远去,新的事物接踵而至,在漫漫长夜中,我时常默默回忆过去,但两地相隔,彼此的人事变迁又有谁能知晓呢?唯有我那颗朴素的心始终未曾改变,或许我能像颜回那样,即使生活清贫,也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志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虚度光阴、学业无成的深深自责和感慨,首句“嗟我忝惟十年长”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懊悔和自责。“学业无功时既往”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学业的无所成就,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以及自己内心的坚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学业无成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也通过自我安慰和坚定信念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学业无成的某个时期,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他深知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短暂,因此常常在诗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自己过去十年光阴的深刻反思和感慨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他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