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渠松柏拱把姿,绝胜樗栎高寻丈。的释义

诗词原文

题小松

唐·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枝似柳绵吹欲散,根如荷露缀还同。

羡渠松柏拱把姿,绝胜樗栎高寻丈。

汉陵风雨在何处,石鲸秋鳞甲空生。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深刻见解,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可怜你孤单地生长在庭院之中,细嫩的枝叶和轻盈的树荫洒满了座位上的清风。

枝条像柳絮一样轻盈,仿佛要被风吹散,树根则如同荷叶上的露珠,点缀得十分精致。

我羡慕你松柏般挺拔的姿态,虽然只有拱把粗细,却远远胜过那些高大的樗树和栎树。

汉陵的风雨如今又在何处呢?只有那石鲸身上的秋鳞甲还空自生长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松的孤秀之姿,表达了诗人对小松的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羡渠松柏拱把姿,绝胜樗栎高寻丈”两句,更是直接点出了小松虽小却具有松柏般的挺拔姿态,远胜过那些高大的樗树和栎树,这既是对小松的赞美,也是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精神的颂扬。

赏析

这首诗以小松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小松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小松与樗栎等大树进行对比,突出了小松虽小却具有非凡品质的特点,诗人还通过“汉陵风雨”的典故,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深刻内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小松的怜爱和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仕途经历有关,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或许借小松之姿来抒发自己虽处逆境却仍不失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对比小松与大树的不同命运,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小松的佳作,也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时代精神的优秀诗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