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拈堕蕊每攀树,要看落影长开门。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观花

唐·元稹

欲拈堕蕊每攀树,要看落影长开门。

风定绿梢犹袅袅,露垂红萼更团团。

朝朝暮暮开还落,岁岁年年客未还。

肠断故园花满树,春风吹泪落潸然。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想要拈起那些坠落的花蕊,常常需要攀上树枝;为了观赏落花的影子,我总是长时间地敞开着门,风停下来后,嫩绿的树梢还在轻轻摇曳;露珠挂在红色的花萼上,使得花朵更加圆润饱满,花朵朝朝暮暮地开放又凋落,而我岁岁年年地漂泊在外未能归家,想到故乡那满树的花朵,心中悲痛欲绝,春风吹拂,泪水不禁潸然而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花的深情观赏,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漂泊异乡的无奈,前两句“欲拈堕蕊每攀树,要看落影长开门”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花的痴迷和留恋,为了赏花不惜攀树、长时间开门,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花的朝开暮落和诗人的岁岁未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花的深情观赏,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漂泊异乡的无奈,诗中“欲拈堕蕊每攀树,要看落影长开门”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花的痴迷和留恋,而“朝朝暮暮开还落,岁岁年年客未还”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元稹在异乡漂泊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花的深情观赏,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漂泊异乡的无奈,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常常因仕途不顺或战乱等原因而漂泊异乡,元稹也不例外,这首诗正是他在异乡漂泊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无奈感慨的抒发,诗中也体现了元稹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