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书有感
宋·陆游
东南文士推诸孙,妙处不在工语言。
万古文章有根柢,须臾吟哦满乾坤。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东南地区的文人学士都推崇孙氏(此处可能指某一孙姓文人或文人群体),他们的精妙之处并不在于文字表达的工整与华丽,万古流传的好文章都有其深厚的根基,片刻间的吟咏就能传遍天地间。
释义
首句“东南文士推诸孙”直接点出东南地区的文人学士对孙氏的高度评价;次句“妙处不在工语言”则进一步阐述这些文人的优点不在于文字技巧上的雕琢,而是有更深的内涵,后两句“万古文章有根柢,须臾吟哦满乾坤”则是对前文观点的深化,强调好文章必须有深厚的根基,而这种根基一旦形成,就能迅速传播开来,影响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对东南地区文人学士的一种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深刻见解,他认为,真正的文学佳作并不在于文字技巧的华丽与工整,而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想内涵,这种见解与当时一些追求形式美、忽视内容深度的文风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独到见解。
这首诗也表达了陆游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好的文章应该具有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影响力,能够迅速传播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陆游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游对当时文坛风气的观察与思考有关,南宋时期,文坛上存在着一些追求形式美、忽视内容深度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作品的质量和价值,陆游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来倡导一种更加健康、积极的文风,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和态度的体现之一,作为一位爱国诗人,陆游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