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轻雷淡雨林间过,落日清风座上催。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对着夕阳。
孤鹤在松枝上筑巢栖息,闲人来访柴门却很少。
绿竹的枝条上尚存几粉,红莲的花瓣里落有衣裳。
细雨迷蒙中雷声轻轻响过,斜阳西下晚风吹送着清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生活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前两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中间四句写周围景色:遍山松树长满了老鹤的巢穴,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绿竹生长含粉,红莲花瓣凋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写自然景色变化很快,傍晚时分,阵雨飘过,雷声远去,夕阳已落下,晚风习习,仿佛在催促诗人应该早些归去。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隐居者的闲适生活,生动地刻画了山居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怡然自得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富有诗情画意,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无常,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多岁的时候,就辞官隐居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生活中所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