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发吐哺成语的解释为:形容君王或贤明之士礼贤下士,殷切求才。该成语源于古代君王为招揽天下英才,在洗头时多次握发、吃饭时多次吐哺(口中食物来不及咽下),急于出去接见贤士的故事。
1、握发吐哺的拼音:
wò fà tǔ bǔ
2、握发吐哺的释义:
握发吐哺形容统治者或贤明之士礼贤下士,对贤才极为恭敬和重视,具体指洗发时多次握起长发,吃饭时多次吐出食物,以急于接待贤士,唯恐失去人才。
3、握发吐哺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这句话是周公旦自述其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
4、握发吐哺的例句:
古代许多明君都懂得握发吐哺的道理,他们深知只有广纳贤才,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5、握发吐哺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贤士对人才的极度重视和渴求,是一种正面的、赞扬性的表达,在句子中可以作为谓语、定语等,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对人才的尊重和招揽。
6、握发吐哺的示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正是握发吐哺精神的体现,他深知诸葛亮是难得的人才,因此不惜多次亲自拜访。
7、握发吐哺的近义词: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尊重、招揽贤才的意思。
8、握发吐哺的反义词:
嫉贤妒能、排斥异己、任人唯亲等,这些成语则表达了排斥、打压贤才,只重用亲信或自己人的态度。
“握发吐哺”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体现了古代贤明之士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也启示我们现代社会中应该重视人才、尊重知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吸引和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