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发吐飧成语的释义为:上古时代周公礼贤下士,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洗头时多次握住头发外出急迫地去求见贤人。形容统治者或贤士迫切求得贤才,谦恭下士。
1、握发吐飧的拼音:
wò fà tǔ sūn
2、握发吐飧的释义:
握发吐飧形容君王或贤士礼贤下士,对贤才极为恭敬和重视,握发指洗发时,有贤士来访,立即握着头发出来接见;吐飧指吃饭时,有贤士来访,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就出来迎接。
3、握发吐飧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虽然原文是“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但后世多将其简化为“握发吐飧”或“握发吐哺”,意思相近。
4、握发吐飧的例句:
他对待人才总是那么热情,真正做到了握发吐飧,让每一个来访的贤士都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和尊重。
5、握发吐飧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形容对贤才的极度重视和礼遇。
6、握发吐飧的示例:
古代许多明君贤相,为了招揽天下英才,都做到了握发吐飧,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就是典型的例子。
7、握发吐飧的近义词: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等,都表示对贤才的尊重和渴求。
8、握发吐飧的反义词:
嫉贤妒能、傲慢无礼、轻视人才等,表示对贤才的嫉妒、轻视或不尊重。
虽然“握发吐飧”是一个成语,但在现代汉语中,“握发吐哺”的使用更为常见,两者意思相同,可以互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