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襄阳城
唐·元稹
汉水东流绕曲城,
襄阳耆旧消除尽。
清水驿傍应断碑,
行人唯有泪沾巾。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779年-831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诗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汉水向东流淌环绕着曲折的襄阳城,
襄阳城中的老人们都已经消逝殆尽。
清水驿旁边应该立着断裂的石碑,
过往的行人只能泪湿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襄阳城时的所见所感,汉水环绕着襄阳城,但城中的老人们都已经不在,只留下清水驿旁断裂的石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禁泪湿衣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襄阳城为背景,通过描绘汉水、老人、石碑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沧桑、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汉水东流绕曲城”一句,既描绘了襄阳城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襄阳耆旧消除尽”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清水驿旁断裂的石碑,更是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稹在游历过程中经过襄阳城时所作,襄阳城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诗人面对这座古老的城市,不禁想起了过往的岁月和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都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了一些断裂的石碑和残破的遗迹,诗人深感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