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白昼瀑流方讶雨,炎天岚气忽惊秋”的诗句出自清代诗人陈沆的《西山杂咏二十首·瀑布》,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西山杂咏二十首·瀑布》
清·陈沆
白日瀑流方讶雨,炎天岚气忽惊秋。
更怜垂柳青如染,无奈桃花笑满洲。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沆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陈沆,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道光元年(1821年),举顺天乡试,道光二年(1822年),大考一等,擢员外郎,道光八年(1828年),出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后因病归乡,陈沆学识渊博,诗文俱佳,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译文
在白昼时分,瀑布的水流如同天降大雨般令人惊讶;在炎热的夏日里,山间的雾气突然让人感到仿佛秋天已经来临,更令人怜爱的是那垂柳如同被青翠染色一般,而那满洲的桃花却笑得如此灿烂,让人无可奈何。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在白昼时的壮观景象,以及山间气候的变幻莫测,瀑布的水流之大,如同天降大雨,令人惊叹;而山间的雾气在炎夏之中突然升起,又让人仿佛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诗人还以垂柳和桃花为衬托,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以瀑布为核心,通过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和山间气候的变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首句“白日瀑流方讶雨”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次句“炎天岚气忽惊秋”则通过气候的变幻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则以垂柳和桃花为衬托,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沆在西山游览时所作,西山位于湖北境内,风景秀丽,山水相依,陈沆在游览过程中被西山的自然美景所吸引,特别是那壮观的瀑布和变幻莫测的气候,让他深感震撼和陶醉,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西山杂咏二十首·瀑布》来赞美和记录这一美好的时刻。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作为清代著名文学家的才华和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