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计无成须绝望,幽居有意漫经营。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宋·陆游

归计无成须绝望,幽居有意漫经营。

茅檐夜雨平明湿,花径春风几度行。

新涨绿添溪几曲,乱山青到眼分明。

闲门向水开何处,老树依前绿满庭。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归乡的计划没有实现只能感到绝望,于是有意在这幽静之处随意经营起自己的生活,茅屋的屋檐下,夜雨绵绵,直到天明时分地面还是湿漉漉的;花径上,春风几度吹拂,我时常漫步其中,溪水因新涨的春水而更加碧绿蜿蜒,远处的群山青翠欲滴,映入眼帘,闲居的小门向着水流敞开,不知通向何方,庭院中的老树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山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所见之景,首联表达了诗人对归乡无望的绝望情绪,转而选择在幽静之处经营自己的生活;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如夜雨后的湿润、春风中的花径、新涨的溪水、青翠的群山等;尾联以闲门和老树作结,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超脱,首联的“归计无成须绝望”透露出诗人对归乡无望的深深失望,但“幽居有意漫经营”则表明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选择在山居生活中寻找新的寄托,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尾联的“闲门向水开何处,老树依前绿满庭”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超脱,以及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享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山居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