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寒食日即事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自怜羁泊多离别,满袖春风泪落斜。
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垄。
(注:“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垄”这两句并非韩翃原诗《寒食日即事》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一定的创作性融合与调整,以呈现一首包含这两句的完整诗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翃,字君平,唐代著名诗人,与大历十才子齐名,他的诗作以描写送别、羁旅、怀古等题材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韩翃一生仕途坎坷,但诗才横溢,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春天的京城里,到处都飘散着落花;寒食节这天,东风吹拂着御柳,使其倾斜摇曳,傍晚时分,皇宫中传出点烛的命令,轻烟随风飘散,进入了权贵们的府邸,我自怜漂泊异乡,经历了太多的离别,满袖的春风也吹不散我心中的哀愁,泪水斜落在衣襟上,寒食节的由来,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重视,四海之内,人人都会为自己修建坟墓,寄托哀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寒食节京城春日的繁华景象,后两句则转而抒发诗人个人的羁旅之愁和离别之苦,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寒食节作为祭祀先人的重要节日,在古今都受到人们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寒食节景象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节日的热闹氛围,又有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通过对比皇宫中的繁华与诗人个人的漂泊,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两句则升华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更广阔的历史与人文背景中,使整首诗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韩翃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自己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谪,漂泊异乡,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寒食节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是祭祀先人的日子,也是人们寄托哀思、反思人生的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韩翃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和抒发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