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
宋·杨万里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
笔端写出无声句,此画如今更几回。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中尤善者,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万古流传的江山都显得虚有其表的秀丽,而画中的两位贤士却都集中了天地间的美好,画笔在纸端描绘出了无声的诗句,这样的画作如今又能见到几回呢?
释义:
首句“万古江山虚秀气”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江山的壮丽,但用“虚秀气”三字暗示其外表的秀丽可能并不足以代表真正的内涵,次句“二人贤色皆钟美”则转而赞美画中的两位贤士,他们不仅外表出众,更集中了天地间的美好品质,后两句则是对画作的直接评价,认为画笔能够捕捉并表达出无声的诗句,而这样的画作是难得一见的。
赏析:
这首诗以画为题,但并非简单地描绘画面内容,而是通过对画面的解读和联想,表达了对贤士的赞美和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肯定,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突出了贤士的美好品质与江山的虚有其表之间的反差,后两句则通过对画作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贤士的美好品质是值得被记录和传承的,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画面的直观描绘,又有对画面背后深层含义的挖掘和解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观看一幅描绘贤士的画作时所作,当时,他或许被画中的贤士形象所打动,认为他们不仅外表出众,更具备美好的品质和内涵,他挥笔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贤士的赞美和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肯定,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于艺术创作的看法和追求,即艺术作品应该能够捕捉并表达出生活中的美好和真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题画”,但具体的画作名称和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以上对于创作背景的分析仅是基于对诗句内容的解读和联想所得出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