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短行
唐·钱起
东风不起惊涛势,迟日何妨短驿程。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会得此时情。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入朝为秘书监,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与刘长卿齐名,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有《钱考功集》。
译文
东风没有吹起惊涛骇浪的气势,漫长的白日又怎会妨碍这短暂的驿站行程,夕阳余晖下的草色与烟光交织,却无人能领会我此刻的心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心境,首句“东风不起惊涛势”以自然界的东风未起惊涛比喻世事平静,没有波澜;次句“迟日何妨短驿程”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白日漫长,也不妨碍他完成这短暂的驿站行程,后两句“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会得此时情”则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首联以东风和惊涛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颔联则通过时间的流逝与驿站行程的短暂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从容与豁达,颈联的“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为尾联的“无人会得此时情”做了铺垫,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无人理解之感,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钱起仕途不顺或旅途劳顿时,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钱起一生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仕途也多有波折,在长期的漂泊与奋斗中,他可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宁静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受,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不顺或旅途劳顿时的一种心境,也体现了钱起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高超诗艺和深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