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句暗投频骇目,少陵光焰极辉煌。的释义

诗词原文

赞杜甫

朝代:清

作者:赵翼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新句暗投频骇目,少陵光焰极辉煌。

才力应难跨数子,凡今谁是出庐陵。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赵翼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的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性灵派三大家”,论诗主“独创”,反对模拟,论诗五绝,在清代极为有名,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译文

李白、杜甫的诗文还在世上,他们的光焰万丈长存。

不知道那些无知小儿,为何要对他们诽谤中伤。

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我出生在李白、杜甫之后,只能远远地把他们仰望。

他们新奇的诗句像暗投的明珠,常常令人惊叹不已;杜甫(少陵)的才华光焰,极为辉煌。

我的才力应当很难超越他们几位,如今又有谁能够超越庐陵(指杜甫)呢?

释义

这首诗是赵翼对李白、杜甫诗歌成就的赞美,特别是强调了杜甫(“少陵”是杜甫的别号)的诗歌才华和影响力,诗中通过对比无知小儿对杜甫的诽谤与杜甫诗歌的辉煌成就,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敬仰之情。

赏析

赵翼在这首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杜甫诗歌成就的赞美,他通过“蚍蜉撼大树”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无知小儿对杜甫诗歌的诽谤是多么可笑和不自量力,他通过“新句暗投频骇目,少陵光焰极辉煌”的诗句,高度赞扬了杜甫诗歌的新奇和辉煌成就,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赵翼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翼对李白、杜甫诗歌的热爱和敬仰有关,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赵翼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在这首诗中,通过赞美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学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理想,以及对当时文坛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批判和反思。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新句暗投频骇目,少陵光焰极辉煌”这一关键句,但整首诗是赵翼对李白、杜甫诗歌成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全面表达,在理解和赏析这首诗时,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语境中进行考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