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废园
宋·陆游
亭馆虽芜胜势存,病襟犹足涤冥昏。
曲池碧草方连霭,高树幽禽自吐吞。
老去功名空自惜,生来穷达岂须论。
独怜一掬沧浪水,惆怅无人共清樽。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虽然园中的亭台楼阁已经荒芜,但昔日的胜景依然留存,我这病弱的胸怀,还能被这清幽之景洗涤掉心中的迷茫与昏沉,曲折的池塘边,碧绿的草色与雾气相连,高大的树木间,幽居的鸟儿自在地鸣叫与吞咽,年岁已老,对于未能实现的功名只能暗自惋惜,但生来是穷是达又何必去计较呢?唯独可惜的是这一掬清澈的沧浪之水,我满心惆怅,却无人与我共饮这清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一座废弃的园林时的所见所感,园中的亭馆虽然荒芜,但仍能感受到昔日的壮丽景色,诗人因病而心情抑郁,但园中的清幽景色却让他心境得到了一定的净化,他观察到园中的自然景象,如曲池、碧草、高树、幽禽,这些都让他感到宁静与自在,诗人也感叹自己年老而功名未就,但随即又释然,认为人生的穷达自有天数,不必过于计较,诗人以无人共饮清酒为结尾,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游废园为题,通过描绘园中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诗中“亭馆虽芜胜势存”一句,既写出了园中的荒芜,又暗示了昔日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病襟犹足涤冥昏”一句,则表现了诗人虽病弱但心境仍能被清幽之景所洗涤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的佳作。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心怀国家,渴望建功立业,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所作,诗人通过游览废园,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