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杖兮莫便为龙去,扶取衰翁老故丘。
此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十首以野旷人稀为意》,全诗如下:
野旷人稀独自行,
杖藜徐步近郊坰。
杖兮莫便为龙去,
扶取衰翁老故丘。
(注:由于“杖兮莫便为龙去,扶取衰翁老故丘”是原诗中的两句,为保持完整性,我根据诗意和风格补全了前后两句,以构成一首完整的诗,原诗中这两句可能与其他句子组合,但具体组合方式已难以考证,以下分析基于这两句诗及其所传达的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拐杖啊,你莫要轻易地化作龙飞去,
还是扶持我这衰老的老翁回到那故乡的老丘吧。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老去的无奈,诗人以拐杖为伴,独自在旷野中行走,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希望拐杖能像传说中的龙一样,带他回到故乡的老宅,安度晚年,这里,“杖兮莫便为龙去”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赋予了拐杖以神奇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拐杖这一日常用品,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老去的感慨,诗中的“龙去”和“衰翁”等意象,也增添了诗句的文学色彩和意境深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深情厚谊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荣辱,晚年时期,他回到故乡,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旷野中独行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老去的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老去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