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怀友
唐·韦应物
寄书莫忘青泥信,把酒谁同黄菊秋。
望远相思夕照里,倚楼惆怅暮云收。
寒山隐隐孤鸿影,冷月凄凄独鹤游。
几度梦回君不见,西风落叶满城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寄出书信时别忘了青泥岭上的约定,举杯饮酒时又有谁能与我共赏黄菊之秋?在夕阳的余晖中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你的相思;独自倚楼,直到暮云散去,心中满是惆怅,寒山在远方隐隐可见,孤鸿在天空中翱翔;冷月高悬,凄凄之中只有孤鹤在游荡,多少次在梦中与你相见,醒来却只见西风吹落满城的秋叶。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之感,首联“寄书莫忘青泥信,把酒谁同黄菊秋”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相聚的心情,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夕阳、暮云、寒山、孤鸿、冷月、孤鹤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尾联“几度梦回君不见,西风落叶满城头”则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的“寄书”和“把酒”两个动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又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还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尾联则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在远离京城和亲友的异乡,诗人深感孤独和寂寞,对远方的友人充满了思念之情,在秋日黄昏的时分,诗人独自倚楼远眺,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相聚的心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