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觉难追诗力健,大弨久废若为弯。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更觉难追诗力健,大弨久废若为弯”,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杂感》,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杂感

清 黄遵宪

大块文章何磊落,空庭诗境自萧闲。

更觉难追诗力健,大弨久废若为弯。

眼前光景口头语,便是人间绝妙词。

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遵宪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主张“诗界革命”,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元素,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变革和动荡。

译文

大块文章写得多么气势磅礴,空旷的庭院中诗境自然清幽,更觉得难以追上自己诗力的强健,长久废弃的大弓又怎能轻易弯起,眼前的景象和口头的话语,便是人间的绝妙词句,我用手写我口中所说,古人岂能束缚我的笔端。

释义

大块文章:指宏伟的文章或诗作。

空庭诗境:空旷庭院中的诗意境界。

更觉难追诗力健:更觉得难以追上自己曾经强健的诗才。

大弨久废若为弯:长久未用的大弓,如今又怎能轻易弯起,比喻诗才久废,难以恢复。

眼前光景口头语:眼前的景象和日常的话语。

我手写吾口:强调诗歌创作要表达真实情感,不受古人束缚。

赏析

这首诗是黄遵宪“诗界革命”主张的体现,他强调诗歌要表达真实情感,反映现实生活,不受古人束缚,诗中“更觉难追诗力健,大弨久废若为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才久废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努力恢复和提升自己的决心,而“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则更是他“诗界革命”主张的宣言,强调诗歌创作要自由表达,不受传统束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黄遵宪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危亡,民族危机,他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倡导“诗界革命”,希望诗歌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为国家的变革和进步贡献力量,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