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
宋·释绍嵩
身插乱峰随一锡,梦回萧寺绕千间。
白云深处无人识,独倚危栏看落山。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宋代僧侣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译文
我身处在错落有致的山峰之间,手持锡杖随性地游走;梦中回到那清幽的寺庙,周围环绕着无数的屋舍,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我的行踪;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静静地观赏着夕阳落山的景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一位僧人,在山间游历、修行的生活场景,首句“身插乱峰随一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身随锡杖,在群山之间自由穿行的情景;次句“梦回萧寺绕千间”则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后两句“白云深处无人识,独倚危栏看落山”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超然物外、独享宁静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林画卷,诗人通过“身插乱峰”、“梦回萧寺”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厚情感。“白云深处无人识”一句,又巧妙地传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的隐逸情怀。“独倚危栏看落山”的描绘,更是将诗人那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情境已难以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宋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游历山水、寻求精神寄托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与焦虑,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更是将山林视为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游历山林、感悟人生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