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鹰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
风急天高凭尺素,月明林黑见秋微。
人间得失何须问,且喜云霄得路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越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高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名世,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并非主流,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仍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译文
雪白的爪子和明亮的眼睛世间少有,它等待着振翅高飞,直冲云霄,当它像腾龙一样翱翔天际时,人们才知道它的爪牙是多么强壮;即使被掣住,它的毛羽也不会轻易被摧毁,风急天高,它凭借一纸书信(比喻其高远的志向)就能自由飞翔;月明林黑,它敏锐地察觉到秋天的细微变化,人间的得失又何必去计较呢?只要能在云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回归自然,便是最大的喜悦。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雄鹰的雄姿和壮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力量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首联点出鹰的稀有和非凡,颔联通过“腾龙”和“掣鹰”的对比,突出了鹰的强壮和不可摧毁的特质,颈联以风急天高和月明林黑的景象,烘托出鹰的高远志向和敏锐洞察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得失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鹰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赞美,诗中“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两句尤为精彩,既突出了鹰的强壮和坚韧,又寓意着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像鹰一样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力量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久远,已难以考证,但可以推测,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目睹了一只雄鹰在天空中翱翔的壮丽景象,深受触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力量和激情的诗篇,或者,诗人也可能是在经历了人生的挫折和磨难后,从鹰的坚韧和勇敢中汲取了力量,以此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无论如何,这首诗都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唐代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