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西斋雅景
唐·李商隐
合欢香影拂西斋,萱草前临小槛开。
月色清幽映碧瓦,风声萧瑟过苍苔。
闲来静坐观花影,兴至挥毫赋雅才。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共徘徊。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无限遐想。
译文
合欢树的香气与影子轻轻拂过西边的书斋,萱草在前方的小栏杆边悄然绽放,月色清幽,映照在碧绿的瓦片上,风声萧瑟,穿过苍翠的苔藓,闲暇时,我静坐观赏花影摇曳,兴致来时,便挥毫泼墨,赋写高雅的诗篇,这样的景色与情感,在人间与天上又能在哪里找到呢?只愿在这美景中,人间与天上都能悠然徘徊。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西斋前的一片雅致景象,合欢树与萱草的香气与美丽,与清幽的月色和萧瑟的风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在此环境中,或静坐观花,或挥毫赋诗,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雅致。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斋前的自然美景,通过合欢香影、萱草绽放、月色清幽、风声萧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以闲适的心态,静观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这份宁静与美好的珍视与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人间与天上美好景象的憧憬。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较为闲适,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午后,他独自坐在西斋前,观赏着周围的自然美景,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与遐想,他挥毫泼墨,将这份美景与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西斋雅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高雅生活的追求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