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荒村屏迹任时移,山水昏明各异姿。
老树寒鸦啼满岸,夕阳衰草映空池。
云深路远人稀至,风定波平鸟自飞。
此地幽居宜避世,何须更问世间事。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贬谪,仕途坎坷,刘长卿的诗多写贬谪漂泊之感,以及山水田园之景,风格含蓄深沉,语言凝练自然,有“五言长城”之称。
译文
在荒凉的村庄里隐居,任由时光流逝,山水在黄昏与清晨展现出各自不同的姿态,老树上寒鸦啼叫,声音回荡在河岸,夕阳映照下的枯草映衬着空旷的池塘,云雾缭绕,道路遥远,人迹罕至,风平浪静时,鸟儿自由飞翔,这里幽静的环境适合避世隐居,何必再去关心世间的纷扰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荒村隐居的生活场景,通过山水、老树、寒鸦、夕阳、衰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荒凉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联“荒村屏迹任时移,山水昏明各异姿”点明了隐居的地点和心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幽静和荒凉,通过老树、寒鸦、夕阳、衰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厌倦,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贬谪期间所作,他因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于是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和心境,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